子孙三代亲情巨制,难忘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归途农家乐
发布于 2019-07-57 09:02
8218

子孙三代亲情巨制,难忘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应该是几年之前了因为课程的需要准备过一些关于呼伦贝尔市经济发展的材料,当然顺便也看了下景色,在ppt的最后没忍住进放了几张各人觉得不错的照片,反响很不错。这也就为这次草原行埋下了引线,当海庆聊起去哪的时候这个想法就冒 了出来。经过搜索选定有中俄界江黑龙江沿岸一路南下到达呼伦贝尔草原的边界额尔古纳河。(这是爷爷的说法)。   

至于我嘛,就是执笔做了这一切的人,是为了支持父亲和父亲的父亲关于老有所乐的生活追求,我就亲自操刀为他们的旅程来个小小的记录意识鼓励。作为新人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1.jpeg

2.jpeg

呼伦贝尔被我们熟知的是呼伦贝尔大草原,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由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的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的草原。

而且呼伦贝尔是内蒙古的地级市,下辖一区(海拉尔很多人误以为是海拉尔市)、五市、七旗,是全世界管辖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个人认为最佳的旅游月份是整个七月,满山的油菜花不亚于婺源等任何地方,还有满山的野花是最廉价又最好的景色。

对于喜欢摄影的人我比较推荐秋天去,我想在未来的某个秋天我一定要去。

常规旅游线路有南线(阿尔山,一般海拉尔往返要三天)、北线(额尔古纳边境,一般要四到五天)、呼漠(漠河和呼伦贝尔长线)。如果你愿意走非常规路线那么莫力达瓦一带的东线或许也可以是你的选择。 

3.jpeg

4.jpeg

5.jpeg


六月份开始呼伦贝尔就不再安静了,各种自助的、自驾的、包车的、跟团的,文艺的、毕业的、亲子的都开始蠢蠢欲动了,想要过去交通就是个大问题

提供大家几套方案参考下

——不差钱没时间——可以考虑直接飞抵海拉尔或是满洲里,当然了一般要从北京、哈尔滨或呼和浩特中转。这可就是一条烧钱的线路了尤其是在这个月份机票几乎没什么折扣。

  ——不差钱有时间——这是最佳的状态了,可以选择先飞到哈尔滨短暂游玩,飞到漠河(漠河有机场哦,就是需要经停)要在黑河或是加格达奇经停,然后就是和我们的选择一样了从黑龙江沿岸一直深入草原腹地,景色丰富,这也是我们选择的原因,关键是超级避暑啊!

  ——闲人经济游——这个就建议可以做火车了,直达海拉尔或是满洲里都可以。但是一定要提前买,可能是因为现在现任太多票是相当难买,当然了,如果实在买不到票可以先到齐齐哈尔市,在做火车进入内蒙。

 ——忙人经济游——这个有点难,建议可以考虑跟旅游团,至少这能轻易的解决了交通问题,费用也不高,一般在呼伦贝尔北线需要四到五天能走完,如果旅游团的三两天的线路建议慎重。个人觉得户外团队是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那些懒人不爱做攻略,有不想跟旅游团的。

漠河一般玩三天,漠河县住宿比较好找,北极村和北红村一般住宿家庭旅馆,提前和住家联系好,一般人都很好,谈好房间条件,有很多是没有独立卫浴的价钱也不贵,50-150元标间。

因为呼伦贝尔旅游淡旺季分明,从6月上旬到10月上旬,整个房价会上涨,如果你打算完全自己DIY攻略,可能要提前与你想预订的店家联系并订房。

呼伦贝尔相对于国内其他热门旅游目的地来说,不算太商业化,民风淳朴,欺骗及讹诈的情况比较少。

恩和、室韦、临江,以家庭旅馆为主,有少量带独立洗手间的标准间(150—300元/双人上下浮动),也有大量条件并不差,只是用公共洗手间的普间(50—100元/双人上下浮动),可以去尝试一下旅馆家的桑拿浴,一样很舒服,10元/人。满洲里因为是城市,可以选择价格公道的标准间(200—400元/双人上下浮动)。

特别推荐:

恩和牧场国际青年旅社,在村子的外缘坐在大厅就能看见开阔的草原河流和西下的夕阳,关键是还能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同行,俄式早餐很赞哦,推荐尝试。床位就是50元左右,标间大概150-300元,具体看时间。

莫尔道嘎云海酒店,是我们一路上比较满意的酒店了,酒店的设备设施都很不错,还不算贵,标间大概150-300元,要提前订哦。 

6.jpeg

以下是我觉得很必要的一些东西,大家可以参考。

冲锋衣:最好是防水防风性能好点的,草原上雨来的太快了,当然了如果你是六月初或是八月下去的抓绒衣建议也带着,早晚温差好大。一般会从几度跨越到二十几度。

皮肤衣:这个看个人情况,如果不想在内蒙的几天被晒的回家你妈都不认识你了最好还是要有,尽量选择颜色亮丽,质地薄一点的,最好避开绿色和黄色。(草地和油菜花的颜色)同行的那些美女们拍的照片真的很不错

长裤:长裤最好有一到两条,最好是料子厚实点但是要透气,速干裤是最好的。

短衣短袖:短袖够换洗就可以了,因为有好多住宿都是临河的,洗衣服很难干,短袖要多带几件。

围巾帽子:草原蚊虫较多帽子和围巾可以起到保护作用而且拍照比较好看,尽量带红色等彩色的。帽子要可以系带子 的,透气性好一点的。

鞋子:尽量避免凉鞋和高跟鞋这类的都可以,如果有骑马选择、的建议有一双帮高一点的布鞋,回受益匪浅的。鞋子要带两双为佳。换洗的内衣袜子量要足,当然了这些在海拉尔也可以买到。

特别提示:爱美的女士也尽量穿长裙,早晚尽量不要穿,冷不说还喂饱了文字,文字总觉得他们的快餐来了,哈哈

药品:感冒颗粒、泻立停、藿香正气、红药喷剂、晕车药(这是我觉得有用的一些药品)

其他必备:

晴雨两用的伞,最好要便携的随身携带,关键时刻它是草原上解决三急问题的好帮手。防蚊虫的药品或是帽子(草原上有卖20元左右),一般情况下花露水是抵抗不了草原上野性十足的蚊子的,领队介绍我们一种叫做热带雨林防蚊虫的相当不错了。

防晒霜,草原的太阳虽不像高原的那样有杀伤力,但是也挺伤人,我看领队用在脖子和手臂上的防晒喷雾很不错,好像是曼秀雷敦的,可以大面积喷在皮肤上,方便。

 太阳镜,一来可以保护眼睛,二来拍照必备神器。

相机、镜头、内存卡、充电器等设备依据个人情况准备吧。


漠河到呼伦贝尔分为牧区、农区、林区三大片区,所以呢,这条线路不会差吃的东西哦

先列一些我们吃到的东东:

1、牛羊肉类:最出名的当然是手把肉,出锅时热气腾腾,香而不膻。桌上摆满各式酱料,有韭菜花(用草原产的野韭菜特制的,味道相当不错),豆腐乳,葱花芹菜,芝麻酱,香菜,辣椒等,可自选蘸食,还辅以新鲜的蔬菜,用来平衡口感。把肉的时候,直接上手,千万别担心会在现场留下多么“美好”的吃相,怎么吃的畅快,吃的够滋味儿才是正经事儿。

烤全羊:曾经是达官贵人、地主巴依等上层人士在逢年过节、庆祝寿辰、喜事来临时用来招待尊贵的客人的珍馐佳肴。我们是在黑山头吃的。领队告诉我们吃烤全羊是有讲究的,眼见为实,上席时将整羊以平卧状置于大木盘中。脖子上系一红带,色泽红润,香气四溢。烤全羊是启位大菜,主人先唱歌,献哈达,敬酒,在呼伦贝尔这个地区,主人先用刀将羊头划成几小块,首先献给席上最尊贵的客人和长者,而后撤下羊头,再将羊背上划一刀后,从脊两边一块一块的割肉,逐个是送给客人,之后我们才自己动手,一人发把特制的小刀,可别吓着了,这是用来割羊的肉的,,一人一把小刀,蘸上特制的粉料,吃的乐哉悠哉。再喝点小酒,拿着跟羊排端着酒杯雷到外面参加篝火晚会,看着大家围聚一起唱歌跳舞,真的有点被草原人带进了他们的生活,仿佛我们就是生在草原的孩子了,心里想着有机会一定要带着妈妈再来一次。

7.jpeg

8.jpeg

9.jpeg

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


北红村是今天我们的住地,可是到达北红村之前我们还要经过乌苏里浅滩和江第一湾,这里的乌苏里并非黑龙江东边的乌苏里江,这是额尔古纳河与石勒喀河汇合后始称为黑龙江的一段,此地是祖国的最北端,地标记:北纬53 度33分42秒,东经123度。不远处有界碑,靠江边有一石柱,喚擎天石,据说往年水浅时从这里可以下河捕鱼。今年东北雨水大,人们不敢贸然行事

离开乌苏里浅滩我们取道龙江第一湾,并在那里的栈台野餐,食品是大家分头准备的,当聚在一起时,自然是彼此分享 。坐在伸向水面的栈台,看龙江第一湾那仅仅是一泓江水绕过。但是如果踏栈道拾级而上登上800多步高的观景台,目光所及那又是另外一番景象,顿时觉得江水宽广了许多,而从俄罗斯方向伸出的地角更像插入江心的一座半岛。这正是所谓高度决定视角

看完龙江第一弯之后便朝北红村进发,初次印入眼帘的北红村并不美,而似乎还有点破败,可这只是假象, 。接待我们团的旅舍叫"翠花轩",这名字听起来似乎半雅不俗,可当我们走进居家院落时,才觉得别有韻味。这大概是人们常说的原生态吧,称这座宅子  为院落也不贴切,它实则是由一组木楞子土屋组成,其实这木楞子也是今天听一位同行的北京医生所言才得知。它由原(园)木通过交叉豁口搭建而成,外面再凃上一些东北特有的黑土,屋顶也是由原木构成。不过新建的木楞子土屋房顶已改用了铁皮。土屋的主体座北朝南,那是主人的生活区。东西二排厢房便是我们客人的住所。南面则是开放式庭院,庭院一侧立有地标:北红村53度30分15秒。

晚饭后我与海庆到翠花轩一百余米开外的黑龙江边散步、看日落。

这段江岸经过修茸,要比乌苏里浅滩平整许多。于是我们索性在岸边坐下来等看日落。这期间有航标工人前来与我们交谈,讲述他们如何在每年5至10月这时段与俄罗斯分工,维系这段水道。不一会儿一位边防战士也参加了我们的谈话。这时我发觉江面除了有一艘航标船之外,还有二艘巡逻艇,他讲的则是怎样与俄方同行处理二国边民事务。

渐渐地落日就要贴近水面,于是大家停止了交谈,全神贯注落日和它照映下的江水。有位感伤的诗人曾经说过"云翳总是伴随落日",今天我们所见正是这番景象。不过我並不感伤,反倒十分欣赏。有云翳相伴的落日,投向江面的色彩十分有趣,这让我想到了新疆的赛里木湖。被云翳遮住的一侧江水呈墨绿色,深邃而凝重;无云遮盖的落日投向水面的则是五彩斑斓。这段江水流动十分缓慢,平静得像是湖水,这给我们留下了更多暇想,在落日浸入水面之后,人们还久久不想离去。

黄昏中我们走进了木楞子土屋、这屋子实在只是一个大炕,炕下有煙道送暖,不过今天肯定是用不着送暖气的。晚饭后我在土屋里转悠,看到墙壁上一批批驴友的种种留言,其中一则写道"I will be back again"(我还会再来的),这大概是对主人的最好评价。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